粤港澳大湾区:把握大机遇,拥抱大发展
文/本刊记者 黄希韦 何 谐
抹去尘埃,洞见历史。中国南部最具活力的城市,迎来百年巨变。今天,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南北差距上时,很多人忽视了当下正悄然兴起的变化,粤港澳大湾区对标东京、纽约和旧金山等世界级湾区的格局越来越清晰了:香港是金融中心,广州是商贸中心,深圳是科创中心,澳门是休闲中心,佛山、东莞是制造中心,飞速发展的沿海城市; 放眼今日中国,这里分工专业化做得最好、民营经济最活跃,产业链条最完备、金融工具最繁多,这里的经济增长潜力是巨大的。 粤港澳大湾区囊括 7000万人口,涉及两种制度、三种关税区、 三种货币区。展望大湾区的未来,国家意志与市场力量的相互交织,将重塑当前中国的面貌。随之上演的,将会是一场史诗级的腾飞,中国南部城市无数人的命运将跌宕起伏,未来中国经济重心南移。只要我们坚定信心,迎接挑战,必将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优异成绩,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,大湾区必将成为中国经济腾飞重要引擎。 随着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》出台,此项国家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,大湾区建设已成为立足全局和谋划长远的重大战略规划,极大地催生区域发展机遇和增长动能。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,在推动大湾区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;纵观全球主要湾区的发展,金融是重要的引擎动力。如何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,为大湾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?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大机遇、大文章。2019年将是中国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拐点,一个重要年份,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。自此以后,随着中国南部城市的跌宕起伏,无数个体命运的轨迹自此改变,浩浩荡荡的时代浪潮将不断向前,我们迎来的是一个又一个机遇和挑战。本期九位资深监管和业界专家结合各自代表性的实践,就金融业如何高标准、高质量、高水平服务大湾区建设,在为国际一流湾区建设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注入动力的同时,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做了深刻的分析,提出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建议,使金融成为助力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,供大家参考。 一流湾区需建设一流金融相匹配 探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理财市场互联互通,拓宽内地与港澳居民跨境投资渠道,进一步满足三地居民跨境投资需求。 金融创新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插上翅膀 文 / 陈伟钢 中国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正局级监事 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强对金融监管的深入研究,适当时机开展大湾区金融综合监管机制创新试点,探索金融综合监管创新。 让银行在大湾区有扎实的业务布局 文 / 谢宏儒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党委书记、行长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将紧紧抓住大湾区发展战略机遇,持续加大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力度,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。 打造银行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有力支撑点 中国光大银行广州分行制订了《“一城一策”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案》,抓住重点、有的放矢,打造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有力支撑点,促进辖区各项业务升档提速。 城商行服务大湾区应重视六个发力点 作为“本土银行”,广州银行在当地市场有着天然的品牌亲和力,我们将以大湾区广大中小企业、个人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,以人员流动、商品贸易、物流等产生的服务需求为主要业务方向,创新产品与服务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■ 以金融科技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众银行在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样板,未来具备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进一步复制和推广的潜力。■ 澳门银行业: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建设的机遇与障碍 大湾区内的金融业融合发展并非易事,港澳和珠三角城市在金融制度和金融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非常大,要实现大湾区的金融互联互通,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和金融开放程度还需进一步增强。■ 惠州大亚湾置业投资顾问:甘经理 联系电话:17722951273《微信同号》